ChatGPT赋能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

chatgpt2023-05-17 15:04:22344

公告:如需购买GPT帐号或代充值GPT4(plus)会员,请添加站长微信:gptchongzhi

推荐使用GPT中文版,国内可直接访问:https://ai.gpt86.top 


ChatGPT的到来给教师专业发展带来新机遇和新挑战,它无疑倒逼教师教育工作进行全面、深刻的转型和升级。本研究围绕教师专业发展的维度,探讨从机制保障、环境营造、课程建设、方式创新和评价改革等五方面进行全局变革创新,构建一条“激励-赋能-推进-提质-增效”的ChatGPT等人工智能技术赋能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如图1所示。



01

激励措施:机制保障


ChatGPT赋能教师专业发展要得以有效实施和落地,就需要相关机制的持续有效支持,从思想观念转变、行为习惯规范和素养能力提升等方面引导、监督和保障。


一是形成“人机协同”导向机制。人机协同学习是人工智能技术在学习领域广泛应用的必然发展趋势,教师要正确处理好人与技术之间的关系,从“人-技”对立走向“人-技”协作。首先,思想上不能视ChatGPT如洪水猛兽,要以开放和包容的态度接受它的到来。其次,要客观辩证看待ChatGPT的优势和局限,既要擅于挖掘它在促进学习上的优势,又要规避它可能会引起的学术伦理问题。最后,教师要有主体意识,相信自身的育人价值是人工智能所无法取代的,在育人的角色中,教师占有主体地位,技术始终是起协助和推进的作用。


二是确立“师德建设”监督机制。ChatGPT的出现而带来的隐私、安全和伦理问题并不是技术自身本意,而是使用者对技术的歪曲应用,因此教师只有具备良好的师德师风,才能规范合理应用技术,杜绝“技术犯罪”。首先,强化教师立德树人的价值观念,坚持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提出的“四个统一”: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其次,加强技术应用伦理的主题学习和宣传,在各级各类教师的培训和研修活动中,融入滥用技术相关案例,或在各种宣传活动和校园宣传角融入规范应用技术的内容,让教师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潜移默化形成规范使用技术的思想。最后,制订师德建设互助制度和考评制度。教师之间成立互助小组,共同学习师德师风知识,相互监督和评议教师个人的师德师风。与此同时,制订师德考评制度,将师德考评成绩作为教师评优和晋升的重要参考标准。


三是建设“素养提升”保障机制。首先,树立教师终身学习理念。不管是ChatGPT还是其他人工智能的出现都会催生新的变革,教师只有保持终身学习,才不会被时代淘汰。其次,开展教师智能时代核心素养培训。以学习和培训的形式,帮助教师了解和提升智能时代教师的核心素养,让教师在时代发展潮流中始终保持强劲的竞争力。最后,对教师素养能力进行认证。比如制订教师数字能力认证制度,2022年底教育部发布了《教师数字素养》行业标准,教育部门及学校可以参照该标准,因地制宜,从政策和制度层面,评估和认证教师数字能力,鼓励和推动教师应用技术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



02

赋能方式:环境营造


良好的教育环境能促进学习的有效发生。在以ChatGPT为代表的智能学习背景下,从建设智慧学习空间、营造智慧学习氛围和构建智慧学习共同体这三方面营造智慧学习环境,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一是建设智慧学习空间。智慧学习空间是在实体学习空间基础上,通过嵌入相应的硬件设备,借助技术助力,形成打破时空界限的,有效助力智慧生成的学习空间。在ChatGPT赋能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中,要具备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为基础的硬件设施,拥有ChatGPT等软件平台或网络空间,同时尽可能发挥大数据、物联网和虚拟现实技术的优势,形成线上线下相融的学习空间或虚实结合的第三空间,从而实现环境赋能教师专业发展。 


二是营造智慧学习氛围。从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各个层面推进“人工智能+教育”的教学与学习,让教师从情感体验中感受到浓浓的智慧学习氛围。同时,人工智能的出现,已打破了传统教师“一言堂”,教师要勇于正视自己的不足,虚心向他人或者技术学习,形成一个“人人为师”的学习氛围。 


 三是构建智慧学习共同体。学习共同体是由一群有共同发展愿望的人组成的一个支持非正式学习的人际关系和资源系统。由于受地域、经济、环境和文化的影响,不同学校的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资源和动力等不尽相同,教师要走出传统的单一校内学习组织,利用新兴技术打破时间和空间界限,组建跨校际、跨区域的智慧学习共同体,通过学习共同体获得更丰富的学习资源和更多元化的互助,拥有更广阔的专业发展视野。



03

推进方法:课程建设


教师专业发展离不开课程的支撑。在新技术不断融入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不断提升数字素养,需要了解技术带来的伦理问题,更需要懂得如何将技术与教育更好地融合。因此,开设教师数字素养培训课程、人工智能技术伦理课程和“人工智能+教育”研讨课程,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保障。


一是开设教师数字素养培训课程。教育部怀进鹏部长在2022年关于教育数字化的重要论述中指出,要纵深推进教育数字化,需着力提升师生数字化素养和能力。同年11月,由教育部教师工作司起草的《教师数字素养》行业标准也正式颁布,这充分说明了在新兴技术推动的教育数字化转型浪潮中,数字素养俨然已成为教师必备的核心素养。教育相关部门要开发贯穿教师职前到职后的数字素养培养课程体系,从理论和实践层面统筹规划课程的类型结构、层次结构、内容结构和要素结构,从课程资源、课程平台建设上为教师的数字素养发展提供基本保障。同时,在专业学科课程中融入数字素养元素,让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和学习中潜移默化地提升数字素养能力。


二是开设人工智能与技术伦理课程。2021年国家发布《新一代人工智能伦理规范》,提出促进公平公正、保护隐私安全、确保可控可信、强化责任担当、提升伦理素养等6项基本伦理要求,这也正是教育工作者在教书育人和自我发展中应有的最基本的人工智能伦理素养。教育部门要开发相关的人工智能与技术伦理课程,用全面、系统的课程体系从理论到实践向教师普及技术伦理知识,为教师的专业发展规避可能出现的伦理风险。


三是开展“人工智能+教育”教学改革研讨课。人工智能与教育融合将是一个需要长期深入探讨的问题,人工智能如何助教、助学、助管、助评、助研,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论证,以期人工智能最大化赋能教育教学。有组织、有计划开设“人工智能+教育”研讨课就显得尤为重要。师范院校在师范生培养和国家教师培训部门在教师队伍建设过程中要开设相关“人工智能+教育”课程,为教师应用人工智能助力教学和学习提供基本支持。



04

提质手段:方式创新


人工智能技术打破了传统的教师培训方式,教师要擅于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学习方式,以个性化学习、深度学习和泛在学习促进自身专业发展。


一是形成个性化学习方式。运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催动个性化学习的发展。通过收集教师学习过程产生的数据,对教师的学习进行精准诊断和分析,并为教师推送个性化的学习资源,形成精细化、个性化、智能化的教师培训方式。因此教师专业发展学习中要主动打破传统集中式、固定式和指令式的教师培训模式,发挥人工智能作用,形成专业发展的个性化学习方式。


二是构建深度学习方式。网络学习过程中,碎片化学习带来的问题归根到底就是浅层学习导致的,只有通过深度学习,碎片化的知识才能建构成系统化的知识体系。深度学习强调学习者对知识的深入理解、联结重构与迁移。以ChatGPT为代表的对话式人工智能技术,通过深度互动的方式,帮助教师进行知识体系的再造和创新。在人工智能时代,教师要基于技术构建深度学习方式,让每一次的学习的发生都是有效的。


三是促进泛在学习。技术的发展让学习打破了校园的壁垒,改变了学习的时空结构,形成了一个时时、处处、人人可学的大环境,即泛在学习。泛在学习的核心是倡导每时每刻、不论身处何地都可以发生学习、实现学习。教师要树立泛在学习的理念,利用互联网和ChatGPT等人工智能技术,按照自己的需求和意愿,随时随地开展学习,促进自身持续性的专业发展。



05

增效途径:评价改革 


教育评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有什么样的评价指挥棒,就有什么样的办学导向。人工智能技术重构了教育新生态,教育评价也必然要做出改革,方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从评价目标、评价主体、评价方式和评价手段进行改革,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新诉求。


一是重设评价目标。ChatGPT与人类的博弈充分说明知识和技能的习得能力在智能时代已不再是人们追求的终极目标,人类需要具备更高阶的能力,如创造能力、批判性思维等。因此,对教师专业发展的评价目标也需要与时俱进,从传统的注重知识和技能考核的评价目标,转为注重教师创造能力、批判思维等高阶能力的综合评价目标。


二是改变评价方式。教师和ChatGPT等人工智能技术在协同工作或交互过程中不断提升能力,这个学习过程习得的知识和技能可以通过最后的总结性评价测量出来,而教师习得知识的能力、方法以及高阶能力的发展无法通过最终评价进行判断,这就需要对教师的学习过程进行监测、评估。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为过程性评价提供了数据采集的工具和数据分析的方法,为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性评价提供了支撑。因此,通过过程评价对教师学习过程进行调节和督促,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质增效。


三是创新评价手段。智能技术促进基于数据循证评价的发展,创新了评价的手段。教师专业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长期的、可持续的、终身性的学习过程。在智能时代教师学习和成长过程都以数据的形式记录下来,形成教师个人的电子档案袋。教师或者教育相关部门随时可以通过回溯或追踪教师成长数据,对教师的发展进行客观、科学的评判,甚至可以对教师未来发展提供个性化的路径参考。


四是形成多元评价主体。人机协同的学习时代打破了传统学习生态,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机器之间、教师与教培机构之间形成了不同的学习共同体,开创了新的学习空间。教师专业发展的评价主体自然也要从单一的教培机构转为多元化的评价主体,如教师自评、教师互评、机器评价和教培机构评价等多元主体组成。

来源:中国教师报

审核:徐浩

chatgpt plus代充

本文链接:https://chatgpt.wenangpt.com/chatgpt/248.html

chatgpt相关文章